爱看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崇祯十三年 > 《崇祯十三年》正文 正文 第五百三十四章 从容蜀囚(二)

《崇祯十三年》正文 正文 第五百三十四章 从容蜀囚(二)

    蜀地的警察,与其说脱身于旧的衙门公差,不如说是换了黑衣的护国军。

    大明制度,公使人尊称为“差役”,贱称则为“皂隶”。

    传说太祖高皇帝因为憎恨胡元,所以将前朝卿大夫之冠带于皂隶头上,称为“平顶巾”或“皂隶巾”。

    平顶巾与捕快的小帽一样,不覆额头,意为“无颜之冠”,以示绌(CU,同“黜”)辱。一叶知秋,可见大明国初衙门公差的地位有多高。

    斯时成为衙门公差的人,来源五花八门,但绝少读书之人。有委身贱籍因罪没官之人,也有更番上值勉服劳役的无知小民。

    然而到了朱平槿生活的时代,衙门公差像大明朝的许多职业一样,已经此起彼伏,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    那些衙门公差因为长期在大领导身边工作,又有世代久居子孙相替的制度优势,所以逐渐与士绅勾结,甚至自己也化身为士绅中的一员,在地方上形成一股强大的黑恶势力。

    初来乍到的新任知县、知州,若是情商太低,得罪了堂下的地头蛇,往往不知不觉中便被人拿了把柄。轻则丢乌纱,重则丢脑袋。

    对这些吃拿卡要包诉揽讼的衙门公人,蜀地百姓早就恨之入骨。除五蠹运动爆发,便是从除衙蠹开始的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蜀地建立崭新的警察体系,只能另起炉灶,绝不可能建立在旧有衙役制度的基础上。

    护国军和蜀考,从政治坚定性和文化程度上,为蜀地警察体系奠定了充足的人才基础;

    “护国安民,天下太平”理想的深入人心,又从理念上和体制上重塑了警察队伍的职责定位和组织原则。

    但是,警察队伍并没有一味排除旧的衙门差役。

    常言道,人与人不同,花有几样红。衙役里坏人多,但也不是坏人。一些衙役因为各种原因,被新的警察队伍留用了。

    这些留用人员或者熟悉本地情况,或者善于与社会各类人物打交道,或者有一技之长。还有个别的衙役,他们本身就是有影响力的士绅或者商人,在地方危难时能够发挥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重大作用。

    比如仪陇县衙头周常忠,在仪陇县城被围断粮之际,与士绅邓问行等人一起领导了仪陇县百姓的长期坚守,为保仪陇一县立下了大功。

    长期在D务部门工作,具有丰富统战经验的蜀世子朱平槿,当然不会幼稚到用理念左右行为,眼睁睁把这些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推走赶跑,挡在体制之外。

    以前有护国军总监军部干部局充当他发掘人才的鼻子眼睛和耳朵,现在他掌握了四川各府州县的实际权力,便开始谋划在省、府、州、县四级和军队系统建立相应的干部组织体系,以便将人才工作纳入到制度化、科学化的管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老王头崇祯十三年(响木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19093/21248880/